為什么樓上和樓下沒有隔音設備?
發布日期:2020-07-02 04:39:091.因為這是一個客觀的物理現象,我小時候做的紙杯手機可以通過一根緊繩把你的聲音傳遞到對面的紙杯上,而剛性的聲音傳遞是這樣的,除非有一天開發出一種主動的隔音技術,用反向聲波來中和噪音,但是在閱讀了有關智虎的文章,和那些看起來是聲學專業人士的人聊天之后, 這種技術不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因為很難在大空間內計算噪聲降低,并且要發射的反向聲波可以與噪聲源同步。
2.地板厚度不夠,有些建筑的地板不足10厘米,貼在標準線上。
但是在閱讀了一些聲學帖子后,一般的想法是如果你把15厘米地板的厚度增加到30,聲音不會減少到原來的一半。也就是說,做厚地板隔音效果很差。
因此,厚地板和柔性緩沖層都是需要的,所以解決方案是只安裝浮動地板,但一般來說,即使你付了裝修費,在已婚有子女的家庭安裝浮動地板,他們可能不會高興。或者你付錢在樓上購買,安裝浮動地板,然后出租出去。
3.到目前為止,隔音房似乎是一個錯誤的提議。至少根據我出國旅行和住在寄宿家庭的經驗,世界各地的房子不可能用最簡單的裝飾方式隔音,也就是說,先用基本的房屋框架,然后再用地板。在許多外國木屋里,隔音是一種災難。因此,一些發達國家基本上依靠執法來解決噪音擾民的問題。如果他們不太先進,他們只能將就一下。不要指望在中國依靠執法。執法資源根本不夠,除非能夠建立個人行為評估機制,迫使行為得分低的人生活在社區,行為得分高的人生活在社區。
對于實體隔音,除了讓開發商強制安裝浮動地板,似乎沒有改善隔音的好辦法。許多賣家不在乎,還有很多坑等著你自己去解決。忘了漏水的鼓包吧,但是你怎么能說服你把它安裝在樓上呢?
我以前去日本旅游的時候住在一家酒店,我應該提前做隔音工程,非常安靜。整棟建筑都是我自己開發的,我可以在很多地方努力做隔音、浮地板和隔音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沒有任何阻力。我們這些住在倉鼠籠子里的人相當悲傷。開發商不可能預先安裝地板,基本上也不可能重新裝修樓上。隔音工程可以改善整個房子,但效果有限,有限的空間被犧牲。現在,我在想,實現高性價比的唯一方法是在樓上買,或者去郊區買一棟獨棟別墅。簡而言之,在我們國家,安靜要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結果取決于你投入的資金,1分用于聲學環境,5分用于10分,9分用于100分。
1.在住宅建筑設計中,造價是開發商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由于預算控制的要求,隔音效果等要求往往被忽略,因為這意味著開發成本將會增加。
2.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方便開發商接線,工人經常在家用墻壁的兩側同一位置設置插座,這無疑使兩個插座之間的墻壁變薄,這部分的隔音降噪效果也降到了最低。
據了解,歐洲大部分墻體都在30厘米以上,現澆樓板至少要20厘米才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但現在住宅的樓板厚度大多為8-12厘米。地板變薄,一層可節省27層高度;此外,地板變薄,房屋的荷載壓力小,這不僅節約了建筑材料,也降低了建筑材料的質量。此外,目前在房地產領域推廣的輕質環保材料注重材料的能耗、重量和耐火性能,而很少考慮隔音性能,這些都影響到房屋的隔音質量。
下一篇:沒有了